一个无聊的人
02.12
2025.02.12 Wednesday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12.14
2009.12.14 Monday
看了最近的Naruto漫画,基本上已经终止了看漫画生涯的我现在只剩下两部一直追看的连载了:CONAN+NARUTO
虽然后者现在非常狗血,但我还是会约定俗成的每周追连载。前者则是月度一观,因为故事情节发展实在太慢了…受不了啊。
在我这个马上就要迈出‘Jump读者年龄层’的年龄,看到热血的少漫我已经感觉不到热血了,反而是热泪盈眶。看到少年漫画,脑内也充满了情景代入后的想象: ‘只有少年才有的热情、年轻的脸、年轻的皮肤、可以随意经受磨练的健康的身体、顽强的精神力和充满希望的单纯的人生态度、爱恨分明的可爱的模样、可贵的尖锐品行'……等等,可以被称之为萌点的东西。想到这些就觉得‘少年’本身就是一种美。充满了勇气和信念的少年们——代表着人类的新生世代,因为短暂所以可贵。可以被歌颂、赞美、并且塑造成永恒。
身在少年时代中的人,被各式各样单纯的心思包围着,过着心情大起大落但绝对和平的日子。
那种‘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信念,想到它就非常激动,甚至要把生命都托付之’的心境也十分美好。
或者像是‘奔向雨中淋雨’、‘为了一个目标进行一次冲刺’或者‘以某个行为作为某件事的决断’之类的典型少年行为,也是弥足珍贵的。
以上都是值得纪念的事。
不过之所以能拣选出值得纪念的事并且加以缅怀,也是因为我已经过了那种时代的缘故。如果是身在其中的人,获得的成长的痛苦倒是真切的,因为未知毕竟很可怕,而对自我的认同感也需要慢慢培养。所以少年时代也并不只是一粒甜食,加入了苦味之后反而显得更有挑战性了。
不过成年之后,假如说少年时代没经历过什么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变故的人,基本上都会怀念那时的心境吧。并且怀念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少年时代行为的结果,反而是那个过程。上一代的成年人怀念的是他们的少年时代,而他们的少年时代在这一代的少年看来又有些傻。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成年人看少年,或许大概就是以上心态。
所以,和少年们站在一个视角上画漫画的漫画家,应该还是少数的。因为除去年龄本身因素之外,也总有那么一个代沟,使得两代人某些价值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说在我十三四岁看Naruto的时候…总觉得剧情非常傻,认为有些情节画出来也很无趣,没什么值得感动的地方。(比如说鸣人闪着光说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小樱一见到佐助就脸红....ETC)。那个真正的追求未知的少年时代,倒是看EVA这种足够‘酷’的作品才会有种让人瞠目结舌的‘压倒感’吧。
但是相反的,现在看这些情节的感受却只剩下感怀了,因为已经过去了并且沉淀了。站在很远的地方看从前,觉得‘只要简单的就是美好的’。曾经认为作者无聊刻画的情节,现在由于年龄渐长,也因渐渐接近了作者的视角而获得相同的感受——在已经是成年人的作者看来,那些无疑是少年时光里值得纪念的小事。
人总是过了这段日子之后,再获得能够去欣赏这段日子的能力的。
说到当年…也患上了‘嫌弃主角综合症’,认为只要是主角大多都傻,主角一般是毫无美感的。
后来仔细想想,一般来说有些傻的主角其实应该算是成年人对于少年的审美。或许只有确实成年了的人,才会感受到某些过了就不再有的品质的可贵。复杂会更怀念简单,因为简单容易到复杂,但复杂却无法回到简单了。
顺便跑题说一下,纯粹的感性也是可贵的,因为它是不可再生资源。
至于配角(泛指与主角性格相对的角色)的话,大多代表了少年对自己的审美,所以说才会有句‘配角才是用来爱’的名言吧。
这篇感怀简直跑题严重了,其实我只是想说最近看Naruto看到非常感怀而已...由此也发现,自己已经踏出了那个年龄。同样的故事心态却不同了,比如说现在看到鸣人觉得他真美—属于少年的美。说着一定要追回佐助的鸣人的心晶莹的像块玻璃,那种‘一定要得到某个人’,‘非某个人不可,为了他什么都可以’的忘我的…善良的偏执真的让人无法想象啊,太可爱了不是吗。(我是不是代入感太强烈了些?)而能够拥有这种偏执的内在能量非常强大的典型的少年性格,简直就是美的本身了。(以下省略3000字....)
总之,现在成为怪阿姨真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啊,唉唉。
虽然后者现在非常狗血,但我还是会约定俗成的每周追连载。前者则是月度一观,因为故事情节发展实在太慢了…受不了啊。
在我这个马上就要迈出‘Jump读者年龄层’的年龄,看到热血的少漫我已经感觉不到热血了,反而是热泪盈眶。看到少年漫画,脑内也充满了情景代入后的想象: ‘只有少年才有的热情、年轻的脸、年轻的皮肤、可以随意经受磨练的健康的身体、顽强的精神力和充满希望的单纯的人生态度、爱恨分明的可爱的模样、可贵的尖锐品行'……等等,可以被称之为萌点的东西。想到这些就觉得‘少年’本身就是一种美。充满了勇气和信念的少年们——代表着人类的新生世代,因为短暂所以可贵。可以被歌颂、赞美、并且塑造成永恒。
身在少年时代中的人,被各式各样单纯的心思包围着,过着心情大起大落但绝对和平的日子。
那种‘脑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信念,想到它就非常激动,甚至要把生命都托付之’的心境也十分美好。
或者像是‘奔向雨中淋雨’、‘为了一个目标进行一次冲刺’或者‘以某个行为作为某件事的决断’之类的典型少年行为,也是弥足珍贵的。
以上都是值得纪念的事。
不过之所以能拣选出值得纪念的事并且加以缅怀,也是因为我已经过了那种时代的缘故。如果是身在其中的人,获得的成长的痛苦倒是真切的,因为未知毕竟很可怕,而对自我的认同感也需要慢慢培养。所以少年时代也并不只是一粒甜食,加入了苦味之后反而显得更有挑战性了。
不过成年之后,假如说少年时代没经历过什么非常、非常、非常大的变故的人,基本上都会怀念那时的心境吧。并且怀念的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少年时代行为的结果,反而是那个过程。上一代的成年人怀念的是他们的少年时代,而他们的少年时代在这一代的少年看来又有些傻。这种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
成年人看少年,或许大概就是以上心态。
所以,和少年们站在一个视角上画漫画的漫画家,应该还是少数的。因为除去年龄本身因素之外,也总有那么一个代沟,使得两代人某些价值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比如说在我十三四岁看Naruto的时候…总觉得剧情非常傻,认为有些情节画出来也很无趣,没什么值得感动的地方。(比如说鸣人闪着光说自己一定要如何如何,小樱一见到佐助就脸红....ETC)。那个真正的追求未知的少年时代,倒是看EVA这种足够‘酷’的作品才会有种让人瞠目结舌的‘压倒感’吧。
但是相反的,现在看这些情节的感受却只剩下感怀了,因为已经过去了并且沉淀了。站在很远的地方看从前,觉得‘只要简单的就是美好的’。曾经认为作者无聊刻画的情节,现在由于年龄渐长,也因渐渐接近了作者的视角而获得相同的感受——在已经是成年人的作者看来,那些无疑是少年时光里值得纪念的小事。
人总是过了这段日子之后,再获得能够去欣赏这段日子的能力的。
说到当年…也患上了‘嫌弃主角综合症’,认为只要是主角大多都傻,主角一般是毫无美感的。
后来仔细想想,一般来说有些傻的主角其实应该算是成年人对于少年的审美。或许只有确实成年了的人,才会感受到某些过了就不再有的品质的可贵。复杂会更怀念简单,因为简单容易到复杂,但复杂却无法回到简单了。
顺便跑题说一下,纯粹的感性也是可贵的,因为它是不可再生资源。
至于配角(泛指与主角性格相对的角色)的话,大多代表了少年对自己的审美,所以说才会有句‘配角才是用来爱’的名言吧。
这篇感怀简直跑题严重了,其实我只是想说最近看Naruto看到非常感怀而已...由此也发现,自己已经踏出了那个年龄。同样的故事心态却不同了,比如说现在看到鸣人觉得他真美—属于少年的美。说着一定要追回佐助的鸣人的心晶莹的像块玻璃,那种‘一定要得到某个人’,‘非某个人不可,为了他什么都可以’的忘我的…善良的偏执真的让人无法想象啊,太可爱了不是吗。(我是不是代入感太强烈了些?)而能够拥有这种偏执的内在能量非常强大的典型的少年性格,简直就是美的本身了。(以下省略3000字....)
总之,现在成为怪阿姨真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啊,唉唉。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