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聊的人
02.12
2025.02.12 Wednesday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02.16
2008.02.16 Saturday
假期又开始了,这15天的时间需要安排一下,并且制定计划表。这么说来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明明是不可能去遵守的。
总之,出行是十分必需的,早睡晚起也是必需的。
自从有了mediatheque的借书卡,fnac的诱惑力便大大减小了。看着包装精美的书,如果能一目十行吃下去该多么好啊,可是这不是汉语,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对于语言乏力者,跨越表达界限的无国界专辑则是可以应付的。包装精美的专辑,pianosolo,moyen-age,人会像叶子吸取阳光和水份一样,萃取其中的精华之处。
它无声的说着诸多事情,愈多聆听,了解愈深刻。
跳跃话题——
文艺复兴的起源,Florence,人文主义和哲学家。罗马之后的意大利,作为一个临近地中海的文化孕育之地,和希腊一样不可思议。说到这里,想起来在图书馆借到的书《La civilisation japonaise<日本文明>》,首先说日本文明就过于夸大了,日本可以说文化,但决不是文明。历史学家把世界上文化的历史共同体广泛归类,划分为‘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等。明显的,文明除了代表人类物理性发展之余还属于综括类词汇,意义比较广泛。而此书第一句话就让人放弃了读下去的欲望——Le Japon comme le Grec.....etc,日本,就像希腊……停住,日本怎么能和希腊相提并论呢,如果世界是一个屋子,那么希腊是屋架的一部份,而日本只不过是屋子里的一个漂亮花瓶,充其量而已。
啊,说希腊是屋架的一部份而没说是整个屋架,因为另一部分屋架就是中国了。
然后回到话题中来,讲述着这一时代的历史课顿时让人兴趣倍增,导致我在考试中发挥极好,写了满满4张纸来论述这些文化艺术进步,这是前所未有的。
而最初吸引目光的一幅画,是达芬奇的……忘记了名字,总之是在丹布朗著名小说里提到的,与馆长之死有着极大关联的一幅画。那张画引在课本上,比例正中,方圆平直,有一道题问,他为什么把男人放在方圆之中来画,这可能也牵扯到数学问题了。不过考试中并未出现这样的题目,heureusement.
课本中所提到的希腊,罗马,始终站在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无法站在非常高的点去评论,字句之中仍然带着崇敬。欧洲人对希腊与罗马的敬重,源于对文化与精神源头的敬仰和影响。文艺复兴的欧洲也好,所有的思想是建立在对中世纪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发掘和再探索之上的,人们把失落的文明重新捡起,以此为基础诞生新的人文世界观,翻译拉丁语与希腊语的著作,了解被中世纪尘封的思想。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获得极大的发展,一场文化和思想的革命所带来了整整一个时代,新的时代。由宗教战争横行,死亡与黑暗的中世纪过渡到这里,亦是一大部分借由先人的力量。而这些可贵思想最初的萌芽并非诞生于文艺复兴的十五世纪初,而是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
想到中世纪,首先出现苍高的天穹,教堂塔尖,管风琴与圣歌。人类在日复一日的祈祷之中,跟随自然变化而获得喜怒哀乐。生命脆弱愚昧,容易死亡,周遭充满着神性。急欲超脱,望向天顶,但仍然归于毁灭。朦胧的光与半昧之黑暗。
这便是历史课的感受了。
总之,出行是十分必需的,早睡晚起也是必需的。
自从有了mediatheque的借书卡,fnac的诱惑力便大大减小了。看着包装精美的书,如果能一目十行吃下去该多么好啊,可是这不是汉语,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对于语言乏力者,跨越表达界限的无国界专辑则是可以应付的。包装精美的专辑,pianosolo,moyen-age,人会像叶子吸取阳光和水份一样,萃取其中的精华之处。
它无声的说着诸多事情,愈多聆听,了解愈深刻。
跳跃话题——
文艺复兴的起源,Florence,人文主义和哲学家。罗马之后的意大利,作为一个临近地中海的文化孕育之地,和希腊一样不可思议。说到这里,想起来在图书馆借到的书《La civilisation japonaise<日本文明>》,首先说日本文明就过于夸大了,日本可以说文化,但决不是文明。历史学家把世界上文化的历史共同体广泛归类,划分为‘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等。明显的,文明除了代表人类物理性发展之余还属于综括类词汇,意义比较广泛。而此书第一句话就让人放弃了读下去的欲望——Le Japon comme le Grec.....etc,日本,就像希腊……停住,日本怎么能和希腊相提并论呢,如果世界是一个屋子,那么希腊是屋架的一部份,而日本只不过是屋子里的一个漂亮花瓶,充其量而已。
啊,说希腊是屋架的一部份而没说是整个屋架,因为另一部分屋架就是中国了。
然后回到话题中来,讲述着这一时代的历史课顿时让人兴趣倍增,导致我在考试中发挥极好,写了满满4张纸来论述这些文化艺术进步,这是前所未有的。
而最初吸引目光的一幅画,是达芬奇的……忘记了名字,总之是在丹布朗著名小说里提到的,与馆长之死有着极大关联的一幅画。那张画引在课本上,比例正中,方圆平直,有一道题问,他为什么把男人放在方圆之中来画,这可能也牵扯到数学问题了。不过考试中并未出现这样的题目,heureusement.
课本中所提到的希腊,罗马,始终站在一个欣赏者的角度——无法站在非常高的点去评论,字句之中仍然带着崇敬。欧洲人对希腊与罗马的敬重,源于对文化与精神源头的敬仰和影响。文艺复兴的欧洲也好,所有的思想是建立在对中世纪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发掘和再探索之上的,人们把失落的文明重新捡起,以此为基础诞生新的人文世界观,翻译拉丁语与希腊语的著作,了解被中世纪尘封的思想。文艺复兴之后,欧洲获得极大的发展,一场文化和思想的革命所带来了整整一个时代,新的时代。由宗教战争横行,死亡与黑暗的中世纪过渡到这里,亦是一大部分借由先人的力量。而这些可贵思想最初的萌芽并非诞生于文艺复兴的十五世纪初,而是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
想到中世纪,首先出现苍高的天穹,教堂塔尖,管风琴与圣歌。人类在日复一日的祈祷之中,跟随自然变化而获得喜怒哀乐。生命脆弱愚昧,容易死亡,周遭充满着神性。急欲超脱,望向天顶,但仍然归于毁灭。朦胧的光与半昧之黑暗。
这便是历史课的感受了。
PR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