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无聊的人
02.12
2025.02.12 Wednesday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08.26
2010.08.26 Thursday
1.
終於能上來自己的blog了真不容易。
在敘述想敘述的事之前,想先為今敏的去世感到默哀,前幾天上課時還在想比起宮崎駿我更喜歡今敏,今天就出了訃告,然后一下子想起千代子死亡時,又回到年輕的面貌,然後乘坐宇宙飛船飛向天空的那幾個分鏡。
大概是第一次觉得,一直珍藏在心中的那种…怎么说呢,从幼时开始的某种好像是‘先天性’的东西,并非经由自己,而是经由别人呈现在眼前。
有很多东西,从以前的某个时候起——像一条线一样,笔直的延伸到未来。
‘死亡是一種全新的出發’,今敏或許也是這樣想的吧
認真的靈魂會珍重自己走過的每一站
再多的也无法再说,它已经足够替我说出很多无形的需要费力去用语言描述的东西。 这算是唯一没法被形容的东西,因为它是可形容的极限,之前有过用它形容别的东西的经历,而现在在这个突然想总结陈词的时刻,却发现没有了任何言语
キミの鍵の君はダレ?
あれはたとりつかないじゃないか?
そして今まで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いつか
鍵の君へ
2.
这次回国淘到了一些书,包括《bel ami》的好像是国内的第一个译本,还是竖版书。不过淘来的书能不能有时间看还是个问题,不过减少上网时间确实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没去潘家园的那个旧货市场还是有点后悔
昨天在strasbourg的旧货市场看到有人在卖1723年的圣经读本,差点就想买了。
另外就是买到了司马辽太郎的《新选组血风录》,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就跪下了,虽然买回来之后发现翻译的和风不足,没有日史论坛那位步亭先生翻译的好,但是作为枕边书还是很舒畅的。
終於能上來自己的blog了真不容易。
在敘述想敘述的事之前,想先為今敏的去世感到默哀,前幾天上課時還在想比起宮崎駿我更喜歡今敏,今天就出了訃告,然后一下子想起千代子死亡時,又回到年輕的面貌,然後乘坐宇宙飛船飛向天空的那幾個分鏡。
大概是第一次觉得,一直珍藏在心中的那种…怎么说呢,从幼时开始的某种好像是‘先天性’的东西,并非经由自己,而是经由别人呈现在眼前。
有很多东西,从以前的某个时候起——像一条线一样,笔直的延伸到未来。
‘死亡是一種全新的出發’,今敏或許也是這樣想的吧
認真的靈魂會珍重自己走過的每一站
再多的也无法再说,它已经足够替我说出很多无形的需要费力去用语言描述的东西。 这算是唯一没法被形容的东西,因为它是可形容的极限,之前有过用它形容别的东西的经历,而现在在这个突然想总结陈词的时刻,却发现没有了任何言语
キミの鍵の君はダレ?
あれはたとりつかないじゃないか?
そして今まで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いつか
鍵の君へ
2.
这次回国淘到了一些书,包括《bel ami》的好像是国内的第一个译本,还是竖版书。不过淘来的书能不能有时间看还是个问题,不过减少上网时间确实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没去潘家园的那个旧货市场还是有点后悔
昨天在strasbourg的旧货市场看到有人在卖1723年的圣经读本,差点就想买了。
另外就是买到了司马辽太郎的《新选组血风录》,在书店看到这本书就跪下了,虽然买回来之后发现翻译的和风不足,没有日史论坛那位步亭先生翻译的好,但是作为枕边书还是很舒畅的。
PR
07.17
2010.07.17 Saturday
计划没有变化快,7月23日起北京一个月学日语,8月25号回,汗。
07.07
2010.07.07 Wednesday
考完了
真得去学数学了orz
FC2不知道怎麼回事,簡體中文完全無法顯示?也或許是我的瀏覽器的問題...
真得去学数学了orz
FC2不知道怎麼回事,簡體中文完全無法顯示?也或許是我的瀏覽器的問題...
04.17
2010.04.17 Saturday
Bump of Chicken我的神
终于找到了全部歌词翻译的网站,一首一首看下来,不知不觉就哭了
终于找到了全部歌词翻译的网站,一首一首看下来,不知不觉就哭了
04.15
2010.04.15 Thursday
这一定是写blog强迫症…
本来想闭锁的,但是发现一天也做不到,对这地方感情太深了…唉。
4月份有《安非他命》上映,但是现在怎么也找不到片源,真让人困扰。
不过实话说…这部电影(请勿怀着好奇心去搜索,因为是同性恋题材)看了预告之后感觉不错,但是看了剧情梗概却怪让人绝望的,总之有点期待这种我不太喜欢的模式怎么被拍好并拍出感人的效果。
放假之后连着五天在家里昏睡和妄想,真可怕啊。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最近真的开始听摇滚了,已经排斥了快8年,现在终于能听了。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只有一个结论:我老了。
因为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所以才会去怀念。
现在这种心态,有点接近于‘只要看着就好了’。
但是虽说是摇滚,也只不过仅限于Bump of Chicken的所有歌曲。那种洋溢着青春感的旋律和歌词:一下子让人想起来:蓝天、神采飞扬的少年、努力回避脆弱的灵魂而前进的心、无边的热情、抛洒汗水的人生。有人叫bump的歌曲为‘弱者的反抗’,这话很不假,因为他们的歌曲怎么样都能听出一种‘含泪带笑’的感觉,一边哭一边恐惧着一边奋力前进。
青春真好啊!
青春少年也是。
——想这么感叹一句。
本来想闭锁的,但是发现一天也做不到,对这地方感情太深了…唉。
4月份有《安非他命》上映,但是现在怎么也找不到片源,真让人困扰。
不过实话说…这部电影(请勿怀着好奇心去搜索,因为是同性恋题材)看了预告之后感觉不错,但是看了剧情梗概却怪让人绝望的,总之有点期待这种我不太喜欢的模式怎么被拍好并拍出感人的效果。
放假之后连着五天在家里昏睡和妄想,真可怕啊。
另外一件事,就是我最近真的开始听摇滚了,已经排斥了快8年,现在终于能听了。
后来我在想为什么会这样的时候,只有一个结论:我老了。
因为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所以才会去怀念。
现在这种心态,有点接近于‘只要看着就好了’。
但是虽说是摇滚,也只不过仅限于Bump of Chicken的所有歌曲。那种洋溢着青春感的旋律和歌词:一下子让人想起来:蓝天、神采飞扬的少年、努力回避脆弱的灵魂而前进的心、无边的热情、抛洒汗水的人生。有人叫bump的歌曲为‘弱者的反抗’,这话很不假,因为他们的歌曲怎么样都能听出一种‘含泪带笑’的感觉,一边哭一边恐惧着一边奋力前进。
青春真好啊!
青春少年也是。
——想这么感叹一句。
04.08
2010.04.08 Thursday
近来搬了家,其实只是在一幢楼里换个房间而已,但是感觉完全不同。曾经的房间,打开窗户就是楼的另一边,要探出头去才能看见外面。形容一下…可以说是一个呈‘凹’字型的楼中的内侧。
虽然楼是高层,视野特别好,可以看到NANCY市全景,但是由于我曾经的房间处在那么一个尴尬的位置上,这种好处就全没了。加之我的房间特别小,所以生活起来太不方便,经常连转身的地方都岌岌可危。当然还有一点,那间屋子里一年四季朝不到阳光....
于是就这么痛苦的住了一年,直到上一周我搬了家,才搬到新屋子里住。
新房间比旧的大上一圈(当然还是单间studio)....但仍然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一类。但最美妙之处在于它的大半面墙都是一片窗户:从窗户看去,能看到南锡全景。这让我感觉:只要一拉开窗帘,世界就尽收眼底。而我的床刚好就放在窗户旁边。每天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把人晒醒,下午也不受西晒困扰,所以房间就能一直保持恒温。
这种感觉特别像小时候非常向往的一个画面:住在一个很高的地方,房间里一切都齐全,什么都无需担忧。从窗户看去,背景就是蓝天与白云。或者说是一个浮在高空中的配备完全的屋子,既有着各种储存,也能脱离周围的环境——在高空不受污染的地方安稳的存在着。进了这样的屋子,就好像进入一片幻想的天地:可以与世界隔离开来。
所以说啊…最近的生活真的算是如梦似幻,唉唉....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虽然楼是高层,视野特别好,可以看到NANCY市全景,但是由于我曾经的房间处在那么一个尴尬的位置上,这种好处就全没了。加之我的房间特别小,所以生活起来太不方便,经常连转身的地方都岌岌可危。当然还有一点,那间屋子里一年四季朝不到阳光....
于是就这么痛苦的住了一年,直到上一周我搬了家,才搬到新屋子里住。
新房间比旧的大上一圈(当然还是单间studio)....但仍然属于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一类。但最美妙之处在于它的大半面墙都是一片窗户:从窗户看去,能看到南锡全景。这让我感觉:只要一拉开窗帘,世界就尽收眼底。而我的床刚好就放在窗户旁边。每天早晨八九点的太阳把人晒醒,下午也不受西晒困扰,所以房间就能一直保持恒温。
这种感觉特别像小时候非常向往的一个画面:住在一个很高的地方,房间里一切都齐全,什么都无需担忧。从窗户看去,背景就是蓝天与白云。或者说是一个浮在高空中的配备完全的屋子,既有着各种储存,也能脱离周围的环境——在高空不受污染的地方安稳的存在着。进了这样的屋子,就好像进入一片幻想的天地:可以与世界隔离开来。
所以说啊…最近的生活真的算是如梦似幻,唉唉....可以用这几个字来形容。
03.28
2010.03.28 Sunday
1.
听说shineblog要关闭,感性的想法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但这样其实也没什么…比起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都在一个一个消失,网络上的萍水相逢也算罢了。
――人的生活由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薯G成,‘现在’只有一秒而已,‘活着’不是指实感,而是经验才对。
换个话题,最近看了三岛由纪夫的几个短篇小说,还是被震撼了。内在精神是其一,文字风格是其一――前段时间看本书上提到‘语言的习惯’,比如说像法语中形容‘打发时间’是tuer le temps,如果直译应该是‘杀死时间’――但是放在中文里就不会有这种形容的习惯。
以此类推,不胜枚举,像语言习惯这种东西…实在是博大精深而且妙趣横生。
比如说像和歌固有的美感,估计就是语言习惯的效果之一,比如日本文学中对事物描述方式,以及其所有的形容和比喻,有时候实在让人感到说不出来的神妙....那种气氛绝对是独有的,独有的属于某个民族气质。所有语言、所有民族应该都是如此。
最近时常语无伦次,日记的可读性较差,真的抱歉了。
2.
半夜失眠,出于念旧情绪而看了一遍过去写过的文章,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就在今早起床时我还对自己说:“人有时候是要变得世故一点,但不应以变得世故为荣。”
——现在看来我真是不知不觉以此为荣了…
会因为说了模棱两可的谎言而感到通体顺畅,也会因为说了安慰别人的假话、看着别人露出笑容而感到什么成就。周围的关系处理得好了,人变得独立了,但是灵魂要死了。
所以我真的必须得改变一下,否则这么活下去也迟早会违背活着二字的初衷…唉。
今天突然想起来,有些人在某一年死了,你也不知道他们就算活下来还能做些什么——他们就是该活到那个岁数的人,多一年不行少一年不够。他们的人生气质就属于必须要短暂的类型,也必须恰到好处。
——这么说着,突然感到宿命的氛围特别浓厚。
在很久之前觉得自己没法想象自己活到三十岁之后的样子,甚至过了二十岁都不能。可现在眼看着就要到了这个年龄,本来以为一切都可以平安如同流水一样的过去,可以视责任与家人为生命全部,可以更加平淡而平凡的过下去。这样地渡过了去年,以为自己是满意于这种变化的,以为庸碌和迟钝确实是等同于成长的。直到现在的某一日回头看看从前,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和失落感,不满意——还是不满意呐,求解不得又不能欺骗自己,感觉不太舒服呢。
——然后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梦想只存在于过去。’的感觉orz
应该不只有我一个人,更希望某些事情一定要在过去的某个时刻里实现吧?如果不在那个时间实现,甚至连实现它的热情也没有了,这样的完美主义还真让人头疼啊…唉唉。
当你开始珍重的从整体看待生命的时候,很难不去梦想‘以更贴近自己价值观的方式去安排自己的轨迹’,但是世事难料,将来都难以把握,过去的时间就更成了定局。
人总会妥协现实而活下去,但是在达不到自己的梦想退而求其次之后,仍然朝气蓬勃的散发出热情的人,真的很少吧。
那样的人,真的该认真的佩服一下。
从某个方面讲,我感到自己是永远振作不起来了,或许这就是已经进化到最终形态?可是糟糕的是我对将来的一切毫无期待,无论是生活也好,还是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也好。妥协了之后,活下去就好,生活有两件事:面对责任和耽于享乐。做好了前者是十分必要的,十分必要的。
听说shineblog要关闭,感性的想法不知道怎么说才好。但这样其实也没什么…比起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都在一个一个消失,网络上的萍水相逢也算罢了。
――人的生活由记忆和对未来的幻想薯G成,‘现在’只有一秒而已,‘活着’不是指实感,而是经验才对。
换个话题,最近看了三岛由纪夫的几个短篇小说,还是被震撼了。内在精神是其一,文字风格是其一――前段时间看本书上提到‘语言的习惯’,比如说像法语中形容‘打发时间’是tuer le temps,如果直译应该是‘杀死时间’――但是放在中文里就不会有这种形容的习惯。
以此类推,不胜枚举,像语言习惯这种东西…实在是博大精深而且妙趣横生。
比如说像和歌固有的美感,估计就是语言习惯的效果之一,比如日本文学中对事物描述方式,以及其所有的形容和比喻,有时候实在让人感到说不出来的神妙....那种气氛绝对是独有的,独有的属于某个民族气质。所有语言、所有民族应该都是如此。
最近时常语无伦次,日记的可读性较差,真的抱歉了。
2.
半夜失眠,出于念旧情绪而看了一遍过去写过的文章,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就在今早起床时我还对自己说:“人有时候是要变得世故一点,但不应以变得世故为荣。”
——现在看来我真是不知不觉以此为荣了…
会因为说了模棱两可的谎言而感到通体顺畅,也会因为说了安慰别人的假话、看着别人露出笑容而感到什么成就。周围的关系处理得好了,人变得独立了,但是灵魂要死了。
所以我真的必须得改变一下,否则这么活下去也迟早会违背活着二字的初衷…唉。
今天突然想起来,有些人在某一年死了,你也不知道他们就算活下来还能做些什么——他们就是该活到那个岁数的人,多一年不行少一年不够。他们的人生气质就属于必须要短暂的类型,也必须恰到好处。
——这么说着,突然感到宿命的氛围特别浓厚。
在很久之前觉得自己没法想象自己活到三十岁之后的样子,甚至过了二十岁都不能。可现在眼看着就要到了这个年龄,本来以为一切都可以平安如同流水一样的过去,可以视责任与家人为生命全部,可以更加平淡而平凡的过下去。这样地渡过了去年,以为自己是满意于这种变化的,以为庸碌和迟钝确实是等同于成长的。直到现在的某一日回头看看从前,突然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悲伤和失落感,不满意——还是不满意呐,求解不得又不能欺骗自己,感觉不太舒服呢。
——然后体会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梦想只存在于过去。’的感觉orz
应该不只有我一个人,更希望某些事情一定要在过去的某个时刻里实现吧?如果不在那个时间实现,甚至连实现它的热情也没有了,这样的完美主义还真让人头疼啊…唉唉。
当你开始珍重的从整体看待生命的时候,很难不去梦想‘以更贴近自己价值观的方式去安排自己的轨迹’,但是世事难料,将来都难以把握,过去的时间就更成了定局。
人总会妥协现实而活下去,但是在达不到自己的梦想退而求其次之后,仍然朝气蓬勃的散发出热情的人,真的很少吧。
那样的人,真的该认真的佩服一下。
从某个方面讲,我感到自己是永远振作不起来了,或许这就是已经进化到最终形态?可是糟糕的是我对将来的一切毫无期待,无论是生活也好,还是自己变成了什么样子也好。妥协了之后,活下去就好,生活有两件事:面对责任和耽于享乐。做好了前者是十分必要的,十分必要的。
03.24
2010.03.24 Wednesday
周二下课回家的时候我妈问我:“咦,今天不是罢工吗?”
我说:“是有人游行来着,回家的时候堵车来着,半路上从公车上跳下来走回去的。”
她说:“Lucas今天都没去上课呢,全法范围内都罢工呢。”
我:“……”
所以说,老师们,你们真的太勤奋了,没事应该多享受一下罢工之国的独特乐趣嘛。
今天说起我们今年的数学老师,M.Bataille,脾气很差、为人很神经、但魅力非凡。这是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因为一个老师课讲的好而喜欢上其人本身。没错,他的课是有种神奇的魔力——即使你昨夜三点睡觉,即使他在讲你最讨厌的模块,即便如此,只要他一张口——而且你听了,就绝对能被吸引着听到最后。那种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真的不是盖的,他就有种奇妙的本领,能抓住最浅显直接的例子,无论讲些什么都会一击就中。我从小到大转学无数,数学老师遇到无数,最为佩服、觉得讲解得最为透彻的竟然是位法国人,足可见其语言运用之简洁深刻,以至于让我这个脑筋愚笨的外国人都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他改观了我对数学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估计在我继续活下去的几年或几十年里,只要继续在数学领域呆着,他带来的影响(思考角度、思维方式、兴趣着点....等等)绝对会持续到很久很久之后,并且绝对不会磨灭。
实际上我根本谈不上喜欢数学…只是理科之中一定要选一门的话,也就是它了,还是动手性弱一点的比较好。
其实如果问我真的想学什么,答案永远两个:法律,建筑——前者已经此生无望,即使从小学时代就兴趣盎然,但是没缘分就是没缘分呐……至于后者,如果能学数学,估计以后还是有机会涉足的。总之无论如何,人生中有这么两个‘不以年龄增长为转移的兴趣’,实在是幸甚至哉啊。
又过了一年,又过了一月,在逐渐体会到的人生的意义之中,突然发现‘专注’和‘自然而然的忘我’以及‘知足’是多么重要的事....今年没有涉猎太多东西,好奇心也不旺盛了....求知欲甚至也减少了(这是真正的堕落啊)。兴趣的随心性提高了,也经常会不求甚解了。如果日子能像流水一样滑过去,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普通的人——应该也算是幸福的一种了吧。虽然也有不甘心,但是不甘心也应会渐渐消去的吧。
我说:“是有人游行来着,回家的时候堵车来着,半路上从公车上跳下来走回去的。”
她说:“Lucas今天都没去上课呢,全法范围内都罢工呢。”
我:“……”
所以说,老师们,你们真的太勤奋了,没事应该多享受一下罢工之国的独特乐趣嘛。
今天说起我们今年的数学老师,M.Bataille,脾气很差、为人很神经、但魅力非凡。这是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因为一个老师课讲的好而喜欢上其人本身。没错,他的课是有种神奇的魔力——即使你昨夜三点睡觉,即使他在讲你最讨厌的模块,即便如此,只要他一张口——而且你听了,就绝对能被吸引着听到最后。那种清晰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真的不是盖的,他就有种奇妙的本领,能抓住最浅显直接的例子,无论讲些什么都会一击就中。我从小到大转学无数,数学老师遇到无数,最为佩服、觉得讲解得最为透彻的竟然是位法国人,足可见其语言运用之简洁深刻,以至于让我这个脑筋愚笨的外国人都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至他改观了我对数学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估计在我继续活下去的几年或几十年里,只要继续在数学领域呆着,他带来的影响(思考角度、思维方式、兴趣着点....等等)绝对会持续到很久很久之后,并且绝对不会磨灭。
实际上我根本谈不上喜欢数学…只是理科之中一定要选一门的话,也就是它了,还是动手性弱一点的比较好。
其实如果问我真的想学什么,答案永远两个:法律,建筑——前者已经此生无望,即使从小学时代就兴趣盎然,但是没缘分就是没缘分呐……至于后者,如果能学数学,估计以后还是有机会涉足的。总之无论如何,人生中有这么两个‘不以年龄增长为转移的兴趣’,实在是幸甚至哉啊。
又过了一年,又过了一月,在逐渐体会到的人生的意义之中,突然发现‘专注’和‘自然而然的忘我’以及‘知足’是多么重要的事....今年没有涉猎太多东西,好奇心也不旺盛了....求知欲甚至也减少了(这是真正的堕落啊)。兴趣的随心性提高了,也经常会不求甚解了。如果日子能像流水一样滑过去,作为世界上的一个普通的人——应该也算是幸福的一种了吧。虽然也有不甘心,但是不甘心也应会渐渐消去的吧。
03.17
2010.03.17 Wednesday
最近的事
1.最终还是选了选应用数学,走一步算一步吧。
2.这意味着我将放弃对语言的兴趣和其他,那就....放弃吧,人生总有取舍,只要还有一颗心并且活着,总有一天会获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权利。
3.如果一切能顺利,这暑假一定要
-学日语
-找个琴房
-去希腊
-找个画室
-写篇小说
-上一柱香
-把旋律和和声编出来...
4.被某少年漫画刺激到之后,半夜未眠,爬起,打开诚一文字会馆,就像被什么东西冲击到了一样。
距离06年末尾竟然有了将近三四年,虽然时间过得这么快,可是让我交付真心的喜好却并没有改变过太多,是因为没有长大还是因为太怀念过去的事呢?
半夜的时候总想起来当时为之疯狂不已的那群壬生狼,这个估计要影响我一生的审美。
曾确实存在过的人物团体就是有种奇怪的魔力,只要他们曾留下足迹的那片土地不会消失,我就有理由带着一种奇妙的灵魂感去继续追寻。
对于08夏天从京都回来,清醒又疲惫地躺在东京的住所里的感触,到现在也忘记不了。
1.最终还是选了选应用数学,走一步算一步吧。
2.这意味着我将放弃对语言的兴趣和其他,那就....放弃吧,人生总有取舍,只要还有一颗心并且活着,总有一天会获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权利。
3.如果一切能顺利,这暑假一定要
-学日语
-找个琴房
-去希腊
-找个画室
-写篇小说
-上一柱香
-把旋律和和声编出来...
4.被某少年漫画刺激到之后,半夜未眠,爬起,打开诚一文字会馆,就像被什么东西冲击到了一样。
距离06年末尾竟然有了将近三四年,虽然时间过得这么快,可是让我交付真心的喜好却并没有改变过太多,是因为没有长大还是因为太怀念过去的事呢?
半夜的时候总想起来当时为之疯狂不已的那群壬生狼,这个估计要影响我一生的审美。
曾确实存在过的人物团体就是有种奇怪的魔力,只要他们曾留下足迹的那片土地不会消失,我就有理由带着一种奇妙的灵魂感去继续追寻。
对于08夏天从京都回来,清醒又疲惫地躺在东京的住所里的感触,到现在也忘记不了。
02.28
2010.02.28 Sunday
相机换成单反已经一年多,可是只拍过一张天空,半夜突然想起这样的事来。
曾经拿着Sony-W1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虽然现在看起来过去的照片都是无趣的,但每次翻阅的时候都有种自然的呼吸感,这是现在拍照怎么也得不来的心情。
过去的日子里,觉得扬起头来就可以与天空为伴。
那种分不太清自己与世界之间的界限的状态.....虽然幼稚的不得了,但也因从来没有过恐惧而充满了勇气。
仅仅一年之间,却什么都不剩了。
如果不以年轻的状态活着,那么怎么让生命得以持久下去的同时,又去回避‘苟延残喘’四个字呢。
人到底还是需要无私的贡献个人生产力于社会,以驱散自己根性里的懦弱和恐惧。
当他成长,脱离母体,划分出与社会的界限时,会变得急于统治自己、急于认清和掌握自己的力量,然后利用它们以在洪流中明哲保身。
就像是为了求生和自我恢复的本性,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必须服从这种自然法则。
有时候需要与社会对立,那个时候社会存在的环境——某个区域的自然,很难成为一个让他逃避的场所。
所以会有各种艺术的载体,帮助他们从心灵上跳脱出固有环境,来到一个他可以掌控的向往的环境中求得满足。
曾经拿着Sony-W1的心态是怎样的呢?
虽然现在看起来过去的照片都是无趣的,但每次翻阅的时候都有种自然的呼吸感,这是现在拍照怎么也得不来的心情。
过去的日子里,觉得扬起头来就可以与天空为伴。
那种分不太清自己与世界之间的界限的状态.....虽然幼稚的不得了,但也因从来没有过恐惧而充满了勇气。
仅仅一年之间,却什么都不剩了。
如果不以年轻的状态活着,那么怎么让生命得以持久下去的同时,又去回避‘苟延残喘’四个字呢。
人到底还是需要无私的贡献个人生产力于社会,以驱散自己根性里的懦弱和恐惧。
当他成长,脱离母体,划分出与社会的界限时,会变得急于统治自己、急于认清和掌握自己的力量,然后利用它们以在洪流中明哲保身。
就像是为了求生和自我恢复的本性,从生理和心理上都必须服从这种自然法则。
有时候需要与社会对立,那个时候社会存在的环境——某个区域的自然,很难成为一个让他逃避的场所。
所以会有各种艺术的载体,帮助他们从心灵上跳脱出固有环境,来到一个他可以掌控的向往的环境中求得满足。
02.21
2010.02.21 Sunday
最近放假(实际上是不务正业)期间,看了死狂、永恒一日、部分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这几个名字并列在此实在有些无厘头啊。
大约在两周前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用刀杀死了一个人,又把他弃尸荒野埋了起来。
梦里的场景和心情太真实,以至于影响到若干现实世界的轨道。好像从那时刻起自己又成长了一些。和平时自我催眠的积极心态不同,有点像是潜意识不由自主的从阳光和理想之地走入了现实。
从那以后,无论看什么东西,‘人’的形象都清晰了起来,而世界本身中与人对立的那部分存在变微弱了。
心情也处在一种浮躁又真实的感触里,以至于我有些质疑过去这些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生命’本身的最重要之物,是力量、无坚不摧、勃发的生命力和想要拼搏的欲望,可能这些才所谓是极端的真实吧。或许只有在肉体上尊崇了生命延续的本身意义,精神上才能如释重负,走向超脱。
所以突然非常想去看些极端写实的作品,譬如说夸张的武士道、宗教禁锢、等等。某些时候唯有肉体的感触才能让精神真正的为之一震,否则人会永远停留在朦胧的意识之中、让它们相互对立、转换、再接着消失。在解构主义大肆横行的现在,过去的立派的形而上学已经不足以给人的神经和意识换来一股清泉,以梳理开了。
循环的循环的人类啊.......
不过话说了这么多,殊途同归,勇气和力量才是必要的,只是过程千变万化。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它们的得来不是出自于感性,而是知性和理智,虽然这一点很难。
最后.....是过年前不久我妈拍的一张照片(慎入)。
大约在两周前做了一个梦,梦到我用刀杀死了一个人,又把他弃尸荒野埋了起来。
梦里的场景和心情太真实,以至于影响到若干现实世界的轨道。好像从那时刻起自己又成长了一些。和平时自我催眠的积极心态不同,有点像是潜意识不由自主的从阳光和理想之地走入了现实。
从那以后,无论看什么东西,‘人’的形象都清晰了起来,而世界本身中与人对立的那部分存在变微弱了。
心情也处在一种浮躁又真实的感触里,以至于我有些质疑过去这些年自己都干了些什么,‘生命’本身的最重要之物,是力量、无坚不摧、勃发的生命力和想要拼搏的欲望,可能这些才所谓是极端的真实吧。或许只有在肉体上尊崇了生命延续的本身意义,精神上才能如释重负,走向超脱。
所以突然非常想去看些极端写实的作品,譬如说夸张的武士道、宗教禁锢、等等。某些时候唯有肉体的感触才能让精神真正的为之一震,否则人会永远停留在朦胧的意识之中、让它们相互对立、转换、再接着消失。在解构主义大肆横行的现在,过去的立派的形而上学已经不足以给人的神经和意识换来一股清泉,以梳理开了。
循环的循环的人类啊.......
不过话说了这么多,殊途同归,勇气和力量才是必要的,只是过程千变万化。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它们的得来不是出自于感性,而是知性和理智,虽然这一点很难。
最后.....是过年前不久我妈拍的一张照片(慎入)。